三、舰船装备与技术重要进展
1. 主战舰艇持续推进更新换代俄法韩继续推进新型航母发展,美日印积极推进航母试验及维护工作。
1月,俄罗斯涅夫斯基设计局公布“瓦兰”号新航母概念,该航母排水量约4.5万吨,航速26节,可携带24架多用途战斗机、6架直升机和多达20架无人机。2月,韩国海军公布将于2022年正式启动轻型航母建造工作,2033年完成,该航母将采用双舰岛布局,无滑跃甲板,能搭载F-35B战斗机;为此,韩国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公司展示了各自的航母设计方案。3月,法国武器装备总署授出下一代航母(PA-NG)初步设计合同,该阶段将持续两年,完成后将进入为期三年的详细设计阶段,新航母计划2025年开工建造,2036年海试,2038年入役。7月,日本“出云”号完成第一阶段航母化改装,包括甲板划线、涂装耐热涂层,并于10月完成F-35B起降试验。8月,首艘“福特”级航母“福特”号完成全舰冲击试验,随后进行为期六个月的现代化升级、维护和维修工作,为2022年底首次部署做准备,该级4号舰“多里斯·米勒”号举行首块钢板切割仪式。11月,印度“维克兰特”号国产航母完成第2阶段海试,计划2022年服役。
各国持续推进驱护舰更新换代。驱逐舰方面:2月,韩国海军第二批KDX-III型驱逐舰首舰开工建造,计划于2022年下水,2024年交付。6月,美海军发布2022财年预算申请,其中1.218亿美元用于DDG(X)下一代驱逐舰研制,预计2028年开始采购。护卫舰方面:3月,日本海上自卫队“最上”级多功能护卫舰首舰“最上”号下水,预计2022年服役。5月,美海军授出5.54亿美元“星座”级护卫舰2号舰“国会”号的建造合同,并在2022财年预算申请中提出10.879亿美元采购3号舰,6910万美元用于4、5号舰的先期采购。7月和9月,美海军“独立”级近海战斗舰首舰和“自由”级近海战斗舰首舰退役并加入后备舰队。8月,韩国FFX-IV型护卫舰项目获韩国海军批准,计划建造6艘以取代“浦项”级和“蔚山”级护卫舰。
各国稳步推进潜艇项目发展。核潜艇方面,2月,法国正式启动第三代弹道导弹核潜艇(SNLE 3G)项目,计划建造4艘,首艇将于2035年投入使用。6月,俄罗斯“亚森”-M级(885M型)攻击型核潜艇首艇“喀山”号服役。6月,美海军2022财年预算申请中为SSN(X)研制申请了2980万美元,用于潜艇方案选择。9月,英国国防部授出SSN(R)下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初步设计和概念研发合同,计划2040年左右逐步取代现役“机敏”级。9月,澳大利亚宣布将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下发展攻击型核潜艇。常规潜艇方面,5月,西班牙首艘S80型常规潜艇“艾萨克·佩拉”号下水。6月,印度国防部国防采购委员会批准一项61.4亿美元的计划,将在本土建造6艘配备先进AIP系统的常规潜艇,首艇下水时间晚于2030年。8月,韩国海军KSS-III型潜艇首艇“岛山安昌浩”号服役,该级艇是韩国首型具备潜射弹道导弹能力的潜艇,并提高了韩国本土设计建造能力。9月,韩国国防采购计划管理局授出一份8.45亿美元的“张保皋”-III级第二批常规潜艇建造合同,该艇将使用锂离子电池代替铅酸电池,水下续航时间更长,预计2028年底交付。11月,台湾地区首艘本土自建潜艇铺设龙骨。
各国持续推进两栖作战能力发展。4月,美海军陆战队在新发布的《兵力设计2030》年度更新报告中提出LXX两栖概念舰,未来将替代“圣安东尼奥”级Flight Ⅱ型船坞运输舰。6月,美海军授予意大利芬坎蒂尼公司、奥斯塔美国公司等5家公司中型两栖登陆舰概念设计合同,并计划2023财年开始采购28~30艘,旨在填补美国海军大型多用途两栖舰和小型登陆舰之间的能力差距。8月,意大利新一代两栖攻击舰“里雅斯特”号完成第一次海试,该舰满载排水量达3.3万吨,是意大利二战后建造的最大战舰,配装“能量盾牌”L波段单面有源相控阵雷达、2组8单元“席尔瓦”A50垂直发射装置。
美澳俄加强新型补给舰船发展。1月,美海军“约翰·刘易斯”级油料补给船(T-AO 205)首舰下水。4月,澳大利亚海军“供应”级油料补给船首舰服役。5月,俄海军首艘新型北极多用途支援舰“帕罗莫夫中将”号加入黑海舰队。12月,美海军授出下一代后勤舰(NGLS)设计合同,该舰排水量约3500吨,将为美海军中小型水面舰艇提供油弹补给。
2.舰船电子信息
多国研发智能化指控系统。2月,莱昂纳多公司与芬坎蒂尼公司签订1.5亿欧元合同,为意大利海军2艘U212近未来潜艇设计开发新一代战斗管理系统。3月,由康斯伯格地理空间公司、4D机器人公司、西柏特公司组建的自主系统专家团队赢得伟尔海洋工程公司合同,将研发并测试海上多域控制系统(MMDCS),旨在为舰艇提供空中、水面、水下实时或近实时态势感知图像,提高威胁评估与交战能力,拓展无人系统探测范围,提高水雷、无人艇防御能力,计划2021年中期完成样机开发与试验。7月,美海军水面战中心达尔格伦分部为高能激光武器开发出“高能激光火控决策辅助”(HEL FCDA)智能火控系统,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火控系统,旨在帮助海员操作高能激光武器系统,提高武器响应时间和准确性。
各国持续推进雷达及声纳的发展和应用。雷达方面,3月,雷声公司向美海军研究署交付首部试验型灵活分布式阵列雷达,将改善军用通信,实现多任务雷达设想。5月,泰勒斯公司向法国海军首艘FDI型护卫舰交付了首部“海火”数字雷达,并于10月完成验收试验。该雷达是最新一代固态模块化多功能雷达,可同时执行远程对空对海监视及火力控制,提高护卫舰在复杂环境下的警戒能力。8月,澳大利亚海军“安扎克”级护卫舰换装的CEAFAR-2L新型相控阵雷达系统,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声纳方面,2月,泰勒斯公司将为法国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开发一套完整的声纳系统,包括各种声纳阵列和相关处理系统,计划从2025年开始逐步投入使用。2月,斯坦福大学在美海军资助下开发了新型光声机载声纳系统(PASS),结合激光产生声波技术与新型声学传感器技术,解决了声波难以穿透水-空界面的难题。3月,法国武器装备总署和日本采购技术与后勤局共同签署国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泰勒斯公司和三菱重工公司联合开发搭载在无人潜航器上的双频声纳样机,用于反水雷,研发工作预计历时5年。
各国稳步发展舰船电子战、通信及导航系统。电子战方面,6月,诺格公司举行ANSLQ-32(V)7水面电子战改进计划(SEWIP)Block 3工程与开发模型交付仪式,交付后该系统计划开展陆上测试。SEWIP Block 3为舰队提供了关键的电子战能力,可应对不断演变的反舰导弹威胁。导航方面,9月,声纳达因公司推出新型导航模型用于SPRINT-NavMini系列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导航产品,该系列产品主要用于为中低端导航系统平台提供精确、稳定的制导信息。11月,泰勒斯公司与CS集团合作为法国海军水面舰艇提供具备网络安全和抗干扰能力的导航系统,将集成TopAxyz惯性导航单元和实时计算机,可为电子战环境提供高精度导航性能和弹性能力。
3.舰载武器
美大力发展激光武器并推进系统上舰。1月,美“太阳神”舰载激光武器交付美海军,并在瓦勒普斯岛的试验设施完成开火测试,总输出功率60千瓦,计划安装在DDG51 IIA型驱逐舰上。3月,美国防部称正在资助工业界制造高功率激光器,四家公司签订300千瓦激光器生产合同;300千瓦激光器研制成功后,国防部将开发500千瓦激光器以及兆瓦级激光器。7月,“奥丁”激光致盲系统配装于“阿利·伯克”级“斯托克代尔”号驱逐舰,以应对无人机威胁,该系统计划搭载5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目前已经集成至“斯托克代尔”和“斯普鲁恩斯”号驱逐舰。
美俄加速开展高超声速导弹发展与测试。3月,美海军授予洛马公司15.4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开发舰载高超声速武器——中程常规快速打击(CPS)武器系统,计划2025年率先配装“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每舰配装12枚,该导弹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于8月完成测试工作。9月,俄罗斯国防部称“锆石”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在“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上完成发射试验,并于10月首次在“亚森”级“北德文斯克”号核潜艇上完成水下发射,该导弹将在2022年量产。
多国积极推进新型导弹武器发展与部署运用。反舰导弹方面,1月,日本防卫省宣布将量产ASM-3A空射超声速反舰导弹,并配装航空自卫队F-2战机和未来的F-X战机,提高对西南岛屿的防御能力;3月,日本政府在2021财年预算中拨款近3.06亿美元,以12式岸舰导弹为基础开发新型舰载反舰导弹,计划五年内开展舰载发射试验,2026年实现列装。6月,俄罗斯金刚石-安泰集团展出最新系列的“资源”舰载防空系统,可使用9M96E中程防空导弹和9M100E短程防空导弹。9月,韩国公布新型超声速反舰导弹,该导弹可搭载于下一代驱逐舰(KDDX)和第二批KDX-III驱逐舰,可精确打击敌大型水面目标,飞行速度可达马赫数2-3。
各国鱼雷进入升级改进阶段。3月,俄罗斯首款电动鱼雷完成国家试验并交付海军,该鱼雷性能有巨大提升,在安静性、射程、攻潜深度和目标探测距离方面都明显优于西方同类产品。4月,日本海上自卫队试射一型新型鱼雷,该雷预计2022年5月交付日本海上自卫队,此后将逐步取代由三菱重工生产的现役89型鱼雷,计划将装备日本海上自卫队“大鲸”级新型常规潜艇。5月,英国海军“旗鱼”Mod-1鱼雷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并在“无畏”号核潜艇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水试验。
4.无人系统
各国大力发展无人系统并推进其部署应用。无人水面艇方面,6月和10月,美海军两艘“幽灵舰队霸主”无人艇“海上游牧民”号和“海上游骑兵”号分别通过自主航行测试,其中“海上游骑兵”号于9月搭载“标准”-6导弹并成功试射。8月,“无人感应扫雷系统”完成初始作战试验鉴定,展示了真实作战环境中的扫雷能力,将用于近海战斗舰水雷战任务包,计划2022财年后期开始小批量建造。无人潜航器方面,9月,RE2 Robotics公司获得美海军研究署一份950万美元的合同,为美海军研制水下机器人扫雷系统。无人机方面,1月和2月,美海军成功完成MQ-9A Block V型“死神”无人机、MQ-8C“火力侦察兵”无人机的反潜能力测试。10月,MQ-25A无人加油机样机完成“甲板控制装置”演示验证工作,并成功为多型飞机加油。无人系统部署运用方面,4月,美海军开展“无人系统综合战斗问题21”演习,这是首次以无人系统为重点的舰队演习,瞄准加快建设有人-无人混合部队。9月,美第二支海军无人系统测试部队成立,将配备多型无人机、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潜航器,旨在扩大美海军无人平台在中东地区的应用,并试验相关作战概念。
各国积极发展新型无人系统。4月,俄罗斯海军“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在北极地区开展测试,计划2022年夏天在该地区部署。3月,英国海军接收Madfox无人水面艇,该艇基于L3哈里斯技术公司的Mast-13发展,将用于探索无人装备在复杂行动和未来舰队中的作用。4月,日本首架RQ-4B“全球鹰”无人机实现首飞,日本计划采购3架该无人机,为其日本航空自卫队提供情监侦能力。8月,英国国防部发布信息征询书,寻求采购可在水面和水下航行的无人水面与水下艇,该艇具有多有效载荷、隐身和长续航等特征,可能布放无人机和发射导弹,甚至可能配装防区外打击武器;9月,英国和荷兰联合演示MQ-9B“海上卫士”无人机多种海上作战能力,包括海上情监侦、避障、长航时及与北约盟国平台互操作的能力等。10月,法国舰艇装备集团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其超大型无人潜航器样机,艇长10米,排水量10吨。
5.舰船动力技术
各国积极优化舰船动力系统控制及监测技术。2月,英国罗罗公司称已获英国防部资助,用于进一步研发和演示“人工轮机长”技术,该技术将开发自主机械控制系统,在较少人机交互的情况下延长海军舰艇寿命。4月,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称,已研发出一套新型能源监控系统,通过数据可视化界面,为指挥官实时提供舰艇燃料和电能数据。6月,美海军海上系统司令部水面战中心授予罗罗公司北美分部采购合同,为“自由”级近海战斗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船坞登陆舰开发机械控制系统、推进控制系统与负载管理系统,并提供维修与故障诊断服务。9月,美海军水面战中心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舰艇能量仓能量管理策略,可提高舰艇电网的灵活性与供电可靠性。
多国稳步发展舰艇电力推进系统。1月,挪威国防部与STADT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发展舰艇电力推进系统,以提升军舰的作战性能。6月,韩国韩华公司展示其潜艇锂离子电池技术,该技术将应用于韩国“张保皋”-III级第二批柴电潜艇。该锂离子电池可将潜艇的高速巡航能力提高3倍,经济巡航能力提高1.6倍,水下航行时间提高2倍,并大幅延长动力系统的寿命。
美英为无人系统研制新型动力装备技术。2月,美海军研究署提出为无人水面艇研发先进发电系统,满足不同吨位无人艇的推进、传感器、任务载荷和日用电需求,并实现持续可靠运行。5月,DARPA提出为无人潜航器研发高功率密度电池,能够以最大功率运行4小时,并在理想条件下运行1680小时,且噪声控制在较低水平。8月,美国通用原子电磁系统公司称,已获得美海军研究署研发合同,为大排量无人潜航器研发推进电机和下一代电力系统,并进行集成。
美军推进新能源技术实用化。8月,美海军研究实验室在2021年海空天博览会上展示了海水合成燃料技术,已通过海水酸化、电解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以92%的效率将气体转化为液态燃料。同月,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与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所获得海军设施工程司令部6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推进波浪能转换器研究,并利用该技术为无人潜航器和偏远战区的美军提供能源。
(蓝海星:寇玉晶 吴依帆)
“蓝海星智库”由香港精准一码发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国防工业战略与科技情报研究中心主办,是一家独立的国家安全和国防科技与工业战略研究机构,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为目标,以服务国家安全和发展为已任,立足对国际安全形势和防务动向的全面跟踪和系统研究,为相关机构和决策者提供独立、专业、客观的战略与政策建议。